高考作文题的分析讨论

时间:2023-03-27 05:22:59
高考作文题的分析讨论

高考作文题的分析讨论

高考作文题向来是“高考舆论”的焦点所在,每年作文题一公布,就会引发人们持续探讨的热情,今年也是如此,高考结束几天来,我们已经可以在各种论坛上读到众多关于高考作文的帖子,可惜的是,大多是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搞笑作文”,或者是以一种不甚负责的“骂题”的方式来进行,总之,似乎缺了点严肃探讨的耐心,关注人生走向 凸现价值判断。

而实际上,对于高考作文题,我们除了去关注它命题的形式(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是双向关系型还是单向型,等等),更要关注它命题的内层导向。因为任何一个作文题,都是一定价值观念的外化形式,作文题的最终成败,并不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舒展文采,而要看多大程度上在学生作文中看见“人”,看见学生的人生走向和对人生的价值判断。这也正是作文题的核心意义所在。以下本文就试图从这个角度讨论一下今年全国十三个作文题。

1、全国卷“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不妨先分析一下话题所引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话。人们问他创建第一流物理学派的秘诀,玻尔说是“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他的意思实际上是:每个人都会有他识见上的局限,而如果囿于这局限、不愿吸纳别人的意见或者明明已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而又耻于将局限示人,则都是无法促进自身的发展的;相反,如果正视自身局限而又勇于袒露,则正好可以在探讨中切磋中发展。所以,话题中玻尔的话,是表面上的出人意料,内层里的深合情理,同时也揭示了一点:任何事,都会有它 ……此处隐藏1805个字……历过(至少要能准确模拟),才会有其真切感受,又须冷静回顾,才会有其真切领悟,具体到人事,莫不如此。写作此文,就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11、重庆卷“筷子”、《自嘲》。重庆此次使用一小一大两个作文题,大概可称是一种回归。其第一小题,说明“筷子”,很新鲜,又颇不简单,还是要扣住筷子作为一种细小的物件却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而展开,或者由“筷子从哪里来”伸入环保主题。这可能会有脱离“说明”之嫌,但要使这个说明有意义,单来说筷子的材料、性状、用途等等是全无意义的。《自嘲》一题则首先要明确自嘲的特别味道:它非为打击自己,而以诙谐、微讽的形式为自己减压,或者对自己生命价值进行确认,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作文不论采用何种文体,都不能脱这一点。

12、黑龙江卷“位置与价值”。这是一个老题目,但还是一个有意义的题目。身处社会,肯定会有一个位置,而任何一个位置都会有其价值。有时位置是无法自由选择的,这时,就只能选择创造自己生活的价值,即在被动中寻找主动。

13、四川卷“忘记与铭记”。忘记与铭记都是人性的本能,但这里更强调人的主体性,突出对“忘”与“记”的主体选择:哪些该忘,哪些该牢牢记住,而且重心应在后者。而在其中,就已经寄寓着人生走向和价值判断:铭记的,该是影响着人生道路,体现着人生价值的事或人。

回顾上述十三个作文题,我们可以看到,命题者都在努力将视角伸向社会人生,切入每个人自身真实的生活,但令人放心的是,尽管(也是必要的)暗暗地仍然在进行人生走向的引导,人生价值的判断,但基本上不再鼓励学生“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而是努力为他们设置可以自由言说,又切合人生发展的话语背景。从这一点来看,无论作文题目是否完美,都是可喜的,并值得我们进一步期待的。

《高考作文题的分析讨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